江苏泰州苏轩堂董事长周建平先生专访
【人民日报社周正生】
众所周知,中医药作为一大国粹,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自神农尝百草起,我们的先民就在生产劳动中发现和掌握了各种草本植物的药用性能。后经历代传承,中医药逐渐衍变出丰富多样的配方和制法,也诞生了很多堪称传奇的名医和药号,时至今日,业界还流传着“东苏轩、北同仁、南回春”三大国药的说法,而这“东苏轩”所指的正是坐落在泰州兴泰北路的苏轩堂国医馆国药馆。就在前不久,记者有幸拜访到了泰州苏轩堂国医馆国药馆董事长周建平先生,深入了解了苏轩堂的历史和他本人的创业道路。
避战祸,百年药号辗转落泰州
要问苏轩堂的由来,不得不提到一位清代著名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板桥先生自幼由乳母费氏养大,感情深厚,费氏年迈,身患重病,有幸得到了苏州名医张璐的救治,才康复痊愈;板桥先生为感谢张璐救母之恩,亲自为其医馆题词“苏轩堂”;张璐故后,其子张倬、张登承继父业,苏轩堂的名号在苏州逐渐传开,成为一方名馆;后至清末,世居苏州阊门的张璐后人为避战祸背井离乡,几经辗转入赘泰州一周姓人家;2013年11月,由周建平先生创办的泰州苏轩堂国药馆正式开张,至此历时270余年,经张璐子孙数代人的薪火相传,苏轩堂老药号终于重见天日,最终落户泰州,短短一年时间,相继建成泰州苏轩堂国药馆和仁济中药饮片公司,完美再现了张璐时代苏轩堂“医药并举、前店后仿”的中华老药号格局。
说完这段往事,周建平先生欣然向我们展示了他的传家之宝,一部20多册的医书《张氏医通》。我们小心地翻开其中一册,发现泛黄的书页已经薄如蝉翼,虽略有破损,但书中的字迹依旧清晰可认。周先生介绍道,这部医书是由张璐及其子孙凭借多年行医的经验编纂而成,其中不光收纳有伤寒风热等诸多病症的中医古方,还详细记载了各种传统药材的炮制方法,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虽然书中的部分古方在外面另有版本,但像这样记载详尽又传承有序的国内仅此一部,不少知名医学院校曾有意求购,都被他婉言拒绝。
圆梦想,张氏传人重开国医馆国药馆
在被问到为什么在西药盛行的时代背景下依旧坚持开办中药馆时,周建平先生说,二十世纪后,随着西学东渐,西药因为配方明确,易生产、疗效快的优势,迅速在中国流行起来,中药开始慢慢淡出历史舞台。如今中医从业者明显减少,很多中医药从业者在对中药的采集、炮制方面也没有很好的传承,导致因药误医的情况屡有发生,使得人们对中医药的信任度越来越低,加速了中医药的衰落。2013年,习近平主席首提“中国梦”,并多次在国际会议上隆重表达弘扬中医药事业及中华文明之决心,看到这些新闻,他很受鼓舞,进而决定传承先祖医德,重建苏轩堂国医馆国药馆,把惠及泰州百姓,弘扬国药文化当作自己的“中药梦”。
为实现这个“中药梦”,周建平先生还进一步阐述了他为苏轩堂制定的“三步走”的发展规划:第一步,传承国粹,坚持原产地采购,坚持严格的品质管理,做让老中医放心的中药;第二步:引进人才深度研发,实现中药现代化,研发专利中药品种;第三步:中药国际化,让中药走出国门,造福全世界。他说这“三步走”自己才勉强完成了前两步,目前苏轩堂的近千种药材全部是从原产地直接采购的道地药材,参照缪希雍之《雷公十七法》古法炮制,从药材到成品一共有8道环节保证品质,是真正的放心药;去年底,留美回国的天然药物专家邓京振博士加盟苏轩堂,大力推动了苏轩堂“深度研发、努力创新”中药现代化的步伐。
如今,由仁济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生产的苏轩堂品牌系列中药品种已经逐步上市,并获得了多项国家发明专利,但对于周建平先生来说,振兴国医、国药、让苏轩堂的中药走出国门,今后的路还很漫长,也正如他说的那样:真正的创业,现在才刚刚开始。
走出苏轩堂,我们再次凝望了那句醒目庄重的古训“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我想这十个字才是苏轩堂真正无价的瑰宝,它必将和这百年老号一起在新时代的阳光下熠熠生辉。